如果商品價格為$100,美國進口商需再支付$25的稅,加上運費與分銷成本,最終零售價可能上升至$140-$150。
零售商通常不會全數吸收成本上升,會選擇部分轉嫁或縮減包裝/品質以維持價格。加關稅,是懲罰對手,還是懲罰自己?
自美國對中國加徵數千億美元商品關稅以來,政府稱這是保護美國製造業、打擊「不公平貿易」的必要手段。但五年過去了,這些關稅真的讓中國吃虧了嗎?還是美國消費者才是默默「埋單」的那一群?
從手機、玩具到家具與衣物,這些你每天都用的商品,幾乎都有「中國製造」的身影。本文將拆解加關稅背後的成本結構、消費者行為變化、經濟學家研究與實際生活案例,揭開「關稅戰」對美國人日常生活真正的影響。
一、加關稅等於加價?成本是怎樣轉嫁的?
關稅是怎樣計算的?
關稅是進口商在報關時必須繳交的稅項,不是出口國交,而是由進口方負責繳付。
當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徵25%關稅時,這筆成本最終會轉嫁到消費者、零售商或進口商身上。
但現代滅絕,多是人類造成商品價格怎樣受影響?
如果商品價格為$100,美國進口商需再支付$25的稅,加上運費與分銷成本,最終零售價可能上升至$140-$150。
零售商通常不會全數吸收成本上升,會選擇部分轉嫁或縮減包裝/品質以維持價格。
結論:關稅本質是一種「間接稅」,最終買單的經常是消費者本身。
二、實際例子:這些商品真的變貴了嗎?
家居用品與日用品
- 家具與燈飾:大多由中國出口,美國關稅令此類商品價格平均上升 約5-10%。
- 洗碗機、微波爐、咖啡機:價格上漲,且產品選擇變少,零售商報告表示部分品牌因成本問題縮減供貨。
- 衣物與鞋履
雖然服裝並非首輪制裁對象,但多次波及後,Nike、Adidas 及其他品牌已將漲價壓力轉嫁給消費者。
美國鞋業協會指出:「一雙兒童鞋的關稅可能高達$14.00,而實際售價可能只有$30。」
- 電子產品
手機、筆記型電腦、螢幕、音響等品類多由中國組裝。雖然蘋果等品牌未明顯漲價,但有分析指出,產品內部規格與包裝品質可能悄悄縮水以吸收成本。
三、學術研究怎麼說?
美國全國經濟研究局(NBER)研究指出:2018-2019 年間,美國針對中國商品的關稅徵收約 720 億美元,但美國企業與消費者承擔了其中近 95% 的成本。
《哈佛商業評論》報導:加關稅未能有效改變中國出口結構,反而拉高了美國內部通脹與營運成本,特別是中小企業首當其衝。
聯儲局(Fed)觀察指出:關稅對低收入群體影響最大,因為他們消費比例中日用品與基礎生活用品佔比高,價格波動影響明顯。
四、消費者行為與心理影響
- 商品變貴,消費變保守
面對價格上升,美國消費者傾向減少非必要購物、延後換新產品,或選擇價格較低的替代品牌。
- 「中國製造」印象分裂
有消費者開始刻意尋找「非中國製造」商品,但在家電、家具與電子品類中選擇有限,且常常價格更高。
「關稅情緒」也讓部分品牌強調「美國組裝」或「越南製造」,以安撫消費者。
五、誰真正受益?誰損失?
輸家
- 消費者:日常商品變貴、選擇變少。
- 中小零售商:進口成本上升,無法像大型企業那樣分散生產線或壓低成本。
- 進口企業:必須重新調整供應鏈、承受物流與報關壓力。
有限的贏家:
- 特定美國本地製造商:如美國鋼鐵、鋁材等受關稅保護的行業,獲得短期競爭優勢。
- 非中國供應鏈國家:如越南、墨西哥、印度等,出口至美國的商品增加。
六、未來會更貴嗎?關稅政策的走向與風險結語:最沉默的買單者,其實是你我
若2025年美國擴大加關稅:
影響將不止於中國,可能波及所有全球製造與供應鏈的上游環節。消費者可能面臨第二波物價壓力,尤其在電子產品、家居與汽車零件方面。
選舉年政策不確定性高:
關稅政策也成為政黨博弈工具,短期內難以完全撤回。
拜登政府即使不再提高稅率,也未明言「撤銷所有關稅」的計劃。
結語:最沉默的買單者,其實是你我
關稅看似對外施壓,但實際上,轉了一圈,最終還是由美國消費者「默默埋單」。
無論是你在 Target 買的一盞燈,還是網購的手機配件,很多商品的價格背後,都藏著一筆稅。
關稅不是無痛的政治工具,而是會悄悄改變我們生活成本與選擇自由的無形之手。
你最近買過的商品,有沒有覺得「貴咗啲」?也許,它就是那場關稅戰的餘震之一。歡迎留言分享你的看法!
精選現金回贈信用卡 |
渣打Smart信用卡:迎新送高達HK$1,600獎賞! 🎁精選迎新優惠 - Marshall Emberton II 藍牙喇叭(價值HK$1499; 顏色隨機); 或 - BRUNO BOE021 多功能電熱鍋 (價值HK$998;顏色隨機) - HK$800 Apple Store禮品卡; 或 - HK$800 惠康購物現金券; 或 - HK$800 HKTVmall電子購物禮券; 或 - HK$800 Trip.com電子現金券 加上信用卡迎新優惠,出卡獎上獎! *記住準備定身份證同埋手機以完成整個申請程序
|
Citi Cash Back Card:餐飲、酒店簽賬2%回贈![]() 信用卡特點
Tip:Citibank旗下信用卡是香港少數將「電子錢包」計入迎新合資格簽賬要求的信用卡,變相表示出卡後共只增值電子錢包(PayMe/支付寶AliPay),就可以「零成本」賺到迎新回贈! 💰MoneyHero獨家優惠:【迎新回贈高達20%!】即日起至2025年01月10日下午6時期間,Citibank信用卡新客戶經本網申請指定Citibank信用卡,於2025年02月10日或之前獲有關銀行批核,成功批卡後7日內填寫奬賞換領表格並於批卡後3個月內滿足簽賬要求可享: - Marshall Stanmore III 家用藍牙喇叭(價值HK$3,499;顏色隨機); 或 - HK$1,800 Apple Store禮品卡; 或 簽賬要求:批卡成功後30日內,累積簽賬滿$4,000 提交申請時需要一併交齊申請文件,以便加快批核程序 。
|
EarnMore銀聯卡:所有簽賬2%回贈 🎁迎新獎賞 – 簽賬滿HK$8,800:Bosch Readyy’y Series 2 二合一無線直立式吸塵機 (BCHF216GB) (價值HK$2,198) / GoPro HERO 4K高清運動攝錄機 (CHDHF-131) (價值HK$1,600) – 簽賬滿HK$8,500:HK$500現金回贈;或 – 全日制學生:HK$400 Klook電子禮品卡;或 – 高達HK$90,000免息免手續費現金分期套現計劃 💰MoneyHero獨家優惠 【新舊客戶均享迎新】 ![]() 延伸閱讀:全方位解構EarnMORE銀聯卡 本地/海外/網上簽賬2%現金回贈 |
Citi Rewards 信用卡:感應支付1.85%回贈或HK$3/里
Tip:Citibank旗下信用卡是香港少數將「電子錢包」計入迎新合資格簽賬要求的信用卡,變相表示出卡後共只增值電子錢包(PayMe/支付寶AliPay),就可以「零成本」賺到迎新回贈! 💰MoneyHero獨家優惠:【迎新回贈高達20%!】即日起至2025年01月10日下午6時期間,Citibank信用卡新客戶經本網申請指定Citibank信用卡,於2025年02月10日或之前獲有關銀行批核,成功批卡後7日內填寫奬賞換領表格並於批卡後3個月內滿足簽賬要求可享: - Marshall Stanmore III 家用藍牙喇叭(價值HK$3,499;顏色隨機); 或 - HK$1,800 Apple Store禮品卡; 或 簽賬要求:批卡後3個月內簽賬滿HK$4,000,每月必須有合資格簽賬1次 提交申請時需要一併交齊申請文件,以便加快批核程序 。
|
美國運通白金信用卡:Cafe Deco Group低至半價 ![]() 💳信用卡特點
🎁精選迎新優惠
![]() |
信銀國際MOTION信用卡:迎新簽賬高達16%回贈
以下迎新優惠2選1:
💰MoneyHero獨家優惠:即日起至2024年11月29日下午6時,信銀國際信用卡新客戶經本網申請指定信銀信用卡7日内填妥奬品兌換表格,於2024年12月31日前獲批,可獲以下獎賞: - Nintendo Switch OLED 遊戲主機 (價值HK$2,680;顏色隨機)(需以換購價HK$1,000換領);或 ![]() |
滙豐Visa Signature卡:海外網購高達3.6%回贈![]() 💳信用卡特點
🎁精選迎新優惠 【限時優惠迎新高達$1,600獎賞錢】即日起至2024年9月26日23:59,指定滙豐信用卡新舊客戶經本網申請,成功批卡並於批卡後60日內簽賬滿HK$8,000,高達$800「獎賞錢」回贈: - 基本$800「獎賞錢」回贈 現有客戶: ![](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