曾幾何時,香港人買保險都只會找身邊的親朋戚友,而他們通常都會有四個「啦」:「得啦,呢份係最好㗎啦,信我啦,乜都包哂㗎啦!」香港人經常都標榜自己是精明消費者,但奇怪的是買保險時總是抱著「不要問,只要信」的心態,殊不知Agent可能為著高佣金而建議你買一些不必要的產品,到最後需要索償的時候才發現「中伏」,後悔莫及。所以說到底,其實真正值得相信的人,始終是Fact and Yourself。
無論是你身邊的朋友,或是別人介紹的agent,大多數會建議你以Package形式去買保險(又稱為「全保」),裡面會包括人壽、危疾保險比較、醫療、意外、住院現金等等,他們的說法是可以涵括「所有」的保障。如以下例子:
相信大部分香港人都不知道以上組合會出現幾個嚴重的問題,為確保大家避免成為熟人的「水魚」,我們總結了普遍大家會遇到的三大保險謬誤:
謬誤一:「全保」買哂所有保險最著數?
十個Agent有九個都會建議買儲蓄人壽/危疾(基本保單/ Basic Plan),再加一系列的Rider (附加契約),但其實一份好的保障不應該以Package的形式出現。
因為很多現時的保單在提取所有現金價值或者保額耗盡後,裡面的「附加契約」,例如醫療保障會連同「基本保障」同時終止,假如你已經患上長期病患,未來的醫療費用就只能靠自己去支付!而「附加契約」終止後,想再買保險時就需要重新核保,新保單就可能有額外的不保事項 (Exclusion) 或附加保費 (Loading),甚至拒保 (Decline)。即使你有買保險,都可能因為一開始的「全保」計劃大失預算,無辦法確保自己終身都有充足的醫療保障。
要真正保障到自己,最好獨立購買每一份不同保障性質的保險,即使期間有提取現金價值或索償的需要,其他的保障都不會受到影響。加上在考慮每一份保障時,你都能選購更有競爭力的同類產品,確保每一分保費都能發揮最大的作用。如果本身有一定的投資能力,亦未必要將儲蓄部份交予保險公司投資,用純保險取替儲蓄保險,保險費用可以大大降低,節省下來的保費就可以更具彈性。
例子︰
以一個30歲男士,非吸煙人士的香港人為例,如果他有一筆為期25年價值100萬的房貸未繳,又有一般醫療及意外保障的需要,以下兩款組合,你認為哪一款更適合他呢?
「全保」Agent組合 | |||||
計劃名稱 | 保額 (HKD) | 供款年期 | 保障年期 | 年度保費 (HKD) | |
人壽 | AIA - 易達終身保* | $1,000,000 | 25 | 終身 | $12,050 (固定) |
醫療 | AIA - 健康之寶 | $124,800^ | 終身 | 終身 | $2,552 (按年遞增) |
AIA - 附加醫療保障 | $74,800 (80%賠償率) | ||||
意外 | AIA - 全意保 | $240,000 | 35 | 35 | $1,200 (保費非固定) |
總保費 | $15,802 | ||||
*該保單有儲蓄成份,並為文中的「基本保單」/ Basic Plan ^為醫療保障表中「住院雜費」、「外科醫生費」、「麻醉科醫生費」、「手術室費用」、「癌症治療及洗腎」的總額 |
優化組合 | |||||
計劃名稱 | 保額 (HKD) | 供款年期 | 保障年期 | 年度保費 (HKD) | |
人壽 | Liberty - 利安人壽系列 | $1,000,000 | 25 | 25 | $1,410 (固定) |
醫療 | Bupa - 卓康健 | $176,600^ | 終身 | 終身 | $2,247 (按年遞增) |
Cigna - 升級醫療保險 (HK$50,000墊底費) | $1,000,000 (90%賠償率) | 終身 | 100 | $878 (按年遞增) | |
意外 | FT Life - 綜合意外 | $240,000 | 35 | 35 | $898 (保費非固定) |
總保費 | $5,433 | ||||
^為醫療保障表中「住院雜費」、「外科醫生費」、「麻醉科醫生費」、「手術室費用」、「癌症治療及洗腎」的總額 |
兩者總保費相差HK$10,369,原因何在?
如果透過「全保」(Agent組合),會有終身100萬的人壽保障、約20萬的醫療保障及24萬的意外保障,年度保費為$15,802;而假如透過「優化組合」,考慮到房貸於25年後已經繳清,其實已不需要終身的人壽保障,保費可以發揮更大的作用,譬如購買充份的醫療保障 每年保障額約117萬﹚,最終的年度保費只需$5,433,是原來的三分之一。另外的三分之二保費﹙即一年$10,369﹚可以自行調配,毋須被基本計劃綑綁,亦可以透過投資創造更大的價值。
謬誤二:危疾係用來醫病?
香港人最擔心的除了起居飲食外,其次莫過於三大頭號殺手 - 癌症、中風、心臟病,所以不少人每年都願意支付數萬元的危疾保險,去加強醫療保障。但其實危疾主要的作用根本不是醫病⋯⋯而應該是保障患病期間的必要開支(如家用、按揭、生活費、供養子女的開支)!
根據香港癌症基金會參考自香港醫院管理局及六所私營醫院於2016年4月的市場價格,一般標靶治療費用由40萬至240萬不等。真正的治療費用會根據治療項目以及療程長度而定。如果需要100萬的資金去醫治乳癌,以一名30歲非吸煙女性為例,醫療保險的年度保費為$3,125,但危疾計劃的年度保費卻高達$33,070,兩者可以相差十倍!
所以,假如你擔心沒有足夠金錢醫病,第一時間應該是透過「醫療保險」去保障入院及手術的開支,「危疾保險」真正的作用則是保障「醫療以外」的費用。
例如一個25歲剛踏入社會的青年,父母未退休,未成家立室,理論上沒有太大的經濟負擔。如果他擔心「有病冇錢醫」的話,就應該先考慮「醫療保險」而並不是「危疾保險」!而這亦印證了一個重要的論點:其實並不是任何人都需要購買「所有」類型的保障!找到適合自己的保險,才能有效轉嫁風險予保險公司,但購買不適合自己的保險,就只會做成浪費!
謬誤三:保險一定有儲蓄成份?
很多人不知道原來純醫保可以獨立買,更多人不知道原來很多保險都可以沒有儲蓄成份。為甚麼總發現自己的保單通通都是儲蓄型保單?或者為何當初Agent未曾建議你買純保障的保單?其實不是他們不能賣純保障的保單,只不過以佣金作為大前提的情況下,要客人作出犧牲在所難免。買保險最大的作用是轉嫁自己無法承擔的風險,儲蓄成份越高,保障的成份就會越低。當保障不足以應付大型風險時,保險就會喪失真正的意義!
一般Agent建議你買的保險,大部份保費都花在儲蓄人壽/儲蓄危疾上,但至為重要的醫療保障卻普普通通,即使有大病都只能靠危疾保險的賠償金作醫病用途!有儲蓄成份的保單未必代表差,但前提是購買保險應該先考慮對自己的保障需要,然後再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產品!
總括而言,在這個資訊科技發達的時代,其實不再需要盲目信任你身邊的「專家」,親自用多少少時間心機去增進自己的理財知識,再做充份的比較,才是避免成為「水魚」的最好辦法!
真正值得相信的人,始終是Fact and Yourself。
___
撰文: DarkMoney - 認識保險陷阱・教香港人如何買保險
﹙DarkMoney是提供理財資訊、分享正確理財觀念及認識保險陷阱的專頁,專頁會揭露誤購理財產品的反面教材,並從正確的理財角度出發,從而令大眾不再需要依賴任何「專業人士」,都能夠親自挑選到真正適合自己需要的理財工具。﹚
本文只代表作者意見,不代表本網立場。
相關文章:【自願醫保計劃】VHIS保障、保費、特點全面分析 立即了解自己是否適合購買
相關文章:【自願醫保扣稅教學】買醫保可慳幾多稅?
相關文章:【儲蓄保險 2020】儲蓄保險邊間好?比較計劃好處及陷阱
相關文章:【信用卡交保費攻略】4種方法交保費賺信用卡積分、現金回贈、里數!
即上我們的比較平台選擇最適合你嘅旅遊保險!有Allied World、STARR、CHUBB同MSIG等不同計劃俾你揀,經我哋買仲有獨家7折優惠添!
想知道更多賺里數嘅方法,就要留意MoneyHero.com.hk Blog,同埋緊貼我哋嘅Facebook Page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