面對經濟壓力與生活困境,特別是在疫情期間,許多香港人都感受到財務上的捉襟見肘。根據數據顯示,香港失業率曾飆升至15年新高,旅遊、零售、飲食業更成重災區。當現金流緊張時,身上擁有的資產,包括儲蓄保險,能否成為應急的「救命稻草」呢?其實,儲蓄保險除了作為長遠理財工具,還有一些靈活的應急選項。以下為大家拆解 3 大方法,幫助你在急需用錢時更理智地處理保單!
1. 提取紅利:即時取現,不影響保單保障
儲蓄保險內的紅利可以滾存,隨著時間累積增長。不過,如果你急需現金,可以考慮提取紅利作為應急方法。紅利數額取決於你供款時間的長短及保單的滾存效應。
案例解析:
以陳先生為例,他在 5 年前投保了一份終身儲蓄保險,需供款18年,每月供款港幣5,500元。截至目前,他已繳付港幣330,000的保費,而積存紅利為港幣8,000。提取這筆紅利不會影響保單的保證現金價值及人壽保障,但未來的滾存效應將會減弱。
注意事項:
2. 退保提取現金價值:快速取回本金,但損失不小
退保是另一個直接提取資金的方法,當你退保時,可以一次性取回保單內的現金價值及紅利。但要注意,這個選擇對於短期供款的保單來說,損失可能非常大。
案例解析:
陳先生目前的保單現金價值為港幣68,000,加上積存紅利港幣8,000,退保總額港幣76,000。相較於他已繳付的保費港幣330,000,他將損失高達77%的供款金額!此外,若保單連附加契約(例如醫療或意外保障),退保後這些保障亦會一併終止。
注意事項:
如果你不想退保,保單貸款是一個相對靈活的選擇。你可以向保險公司借取保單現金價值的一部分(通常為80%-90%),並繼續保留保單的保障內容。
案例解析:
陳先生選擇保單貸款,借取現金港幣50,000。貸款期間,他需支付7%-8%的年利率,同時仍需繳交每月保費。如果停止繳交保費,貸款金額將從現金價值中扣除,導致現金價值快速下降。若剩餘現金價值低於未償還的貸款額,保單可能會被終止。
注意事項:
儲蓄保險雖然可以在財務危機中提供一定的靈活性,但它本質上是長期投資產品,提取現金價值或退保可能導致損失。因此,在選擇應急方案前,應詳細了解保單條款並諮詢專業保險顧問。記住,借定唔借?還得到先好借!